育碁共學第一梯假日體驗活動開放囉!!
【活動時間】2016年10月1日(六)
【教室地點】桃園市平鎮區育達路181號(育達高中對面)
【聯絡方式】0982-717-651 洪苓娟
【開放活動】戶外走繩體驗、手作香草球、共學教室親子交流、定向運動體驗。詳細資訊如下: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連續假期後,孩子們最關心的,莫過於接連兩個颱風肆虐後的小菜園。幸好蔬菜們不畏強風,依然展現強勁的生命力,讓孩子們放心不少。更棒的是,又有新鮮健康的蔬菜可以幫爸爸媽媽加菜囉~

160919連續假期後的菜苗們.jpg
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6/09/05(一)攀岩上攀課

第一學期的攀岩課,主要是讓孩子們認識攀岩的歷史,了解攀岩的種類,明白各種攀岩的方式,熟悉攀岩的器材,最主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對攀岩產生熱情,喜歡攀爬的感覺。

攀岩的出現源於登山,一開始是登山技巧中的一部份,爾後才發展成一項獨立的運動。我相信就是因為人們還不想忘掉人類攀爬的本能,追求頂峰的渴望推動著他們,攀岩這項運動才得以誕生。

攀上那高聳的岩壁,挑戰那未知的天空,這大概是很多孩子的夢吧!

今天,看著孩子們在看到10米高的人工岩牆時,那又驚又恐的表情,不禁令我想起一開始在接觸攀岩時,同樣是在人工岩場,看到岩牆,我亦興奮不已,第一次攀上去時,彷彿全世界都變了,後來到了戶外天然岩場攀爬時,彷若自己置身於另一個空間,漫步在自己的世界中,登頂時,更是如同老鷹神情倨傲地盤據天空、俯視大地。孩子們在登頂時,相信也是與我一樣吧!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6/09/02(五)自然實驗課

這個月的實驗主題是空氣,課程一開始,先鼓勵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對錯不重要,用實驗印證即可。

孩子們拿空袋抓空氣時,憑著自己的想像力,拿著袋子跑來跑去,藉由跑步,增加空氣的流動,讓空氣流入袋中。

並非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,所以當岑O拿著袋子跑來跑去時,其他孩子也會如法炮製。

Q1:想一想空氣在哪裡?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月的實驗主題是空氣,課程一開始,先鼓勵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對錯不重要,用實驗印證即可。

孩子們拿空袋抓空氣時,憑著自己的想像力,拿著袋子跑來跑去,藉由跑步,增加空氣的流動,讓空氣流入袋中。

並非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,所以當岑O拿著袋子跑來跑去時,其他孩子也會如法炮製。

Q1:想一想空氣在哪裡?

Q2:空氣抓得到嗎?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9/1 手作點心--玉米濃湯

新的學期開始了,今年的手作點心課,一起參加的孩子有三歲跟七歲,是個很棒的組合。

兩個孩子都喜歡動態的活動,而點心課偏向靜態,需要孩子靜下心來慢慢做,反覆專心的完成每樣切的食材。

火腿、紅蘿蔔跟洋蔥都要切成丁狀,我先將食材切成片狀,再讓孩子們練習切條狀跟丁狀。凡O比較小,剛滿三歲,所以練習將食材切小(切丁),大小盡量一致。岑O想挑戰切條狀,因此讓他練習將片狀食材切割成一樣大小的食材。兩個孩子都先使用塑膠刀練習,避免受傷。

洋蔥是孩子們最後練習切割的食材,因為切洋蔥時,除了會聞到嗆鼻的味道,眼睛也會不舒服,所以讓孩子們最後再嘗試,也讓孩子們試著不排斥,了解下廚者的辛勞。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6月 有機農耕

炎熱的夏天裡,孩子們的農地裡盡是滿滿的收穫。蕃茄,黃豆,辣椒,九層塔,地瓜葉,孩子們開心的採收辛苦照顧的作物,臉上盡是滿足開心的笑容。

採收作物前,橘子老師細心的叮嚀孩子們採收的注意事項。蕃茄一定要成熟變成紅色時才能採收,因為不小心食用綠色的小蕃茄,會讓大家肚子不舒服。黃豆的豆莢一定要變成棕色,黃豆才算成熟,也會比較飽滿。綠色的辣椒就可以採收了,如果要吃紅色的辣椒就要再等等。孩子們聽完解說後,就迫不及待的著手採收。

孩子們種植的高麗菜全軍覆沒,只好忍痛整地,準備再種植新的甜玉米,原本種植的水果玉米則改種小黃瓜,作物在一收一植之間,不斷交替,孩子們也學會了不少種植和照顧作物的技巧。

孩子們在農耕課裡認識了許多不同的動、植物,也學會了抱持感恩的心,吃完所有食物,當孩子們學會珍惜與感恩,不必過多的叮嚀,孩子們在生活中,就會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。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教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孩子們的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,而是真實體驗,自然能夠學以致用。

6月 自然實驗--燈泡亮了

這個月的實驗課,孩子們開始接觸生活中常用的"電",從硬幣電池-->燈泡,電池使用方式與原理-->認識導電物質-->電池與燈泡的串聯,孩子們反覆練習,從中摸索讓燈泡發亮的原理。

孩子們有時獨立操作實驗過程,有時相互合作,一起討論,激盪出不同的想法,從做中學,再從失敗中,不斷修正,直到成功為止。孩子們的挫折忍受力已經提升不少,面對失敗時,不再沮喪,而是越挫越勇,當孩子們實驗成功的那一刻,臉上的笑容盡是滿滿的自信!

6月育碁自然實驗(1).jpg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6/06/30 打鐵寮古道水路行

結業式了,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迎接暑假的到來。

老師們帶著孩子們探訪打鐵寮古道,有別於陸路的步道,今天選擇的是可以讓孩子們消暑的水路。

孩子們穿著雨鞋,興致高昂的出發。橘子老師一路介紹步道上的動植物,像是構樹的果實可以吃,江某的樹葉可以拿來當玩具,雞屎藤可用來治咳嗽,水蛭,人面蜘蛛,豆莞青,姑婆芋和芋頭的差別等等,橘子老師就像行動版的動植物小百科般,為孩子們栩栩如生的介紹所看到的生態。

水路不同於步道行走,孩子們走在潺潺流水間,雖然沁涼,卻是舉步維艱。孩子們兩兩結伴,相互扶持和照應,終於挺過種種難關,順利走到陸路的步道上。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5/31~0617 白頭翁(鵯)造訪

5月下旬開始,教室外的含笑樹上,來了一對訪客:白頭翁。白頭翁飛上飛下,異常的忙碌。原本以為牠們在覓食,但靠近一看,不得了了,含笑樹上竟然有鳥窩的雛形,讓大家興奮不已。

孩子們難得有機會可以就近觀察白頭翁的孵育情形,大家都非常期待。從白頭翁開始築巢開始,孩子們就可就近觀察築巢的材料與方式-細樹枝,塑膠筷套,樹葉等都是取材的來源,各種素材有系統的排列與交織在一起,鳥窩蓋得非常堅固,孩子們不禁讚嘆白頭翁的築巢技術,直誇好神奇。

經過1個星期的築巢,鳥媽媽開始下蛋了,連續3天,從2顆蛋,變3顆蛋,最後變成4顆蛋,孩子們和老師們不禁替牠們擔心起來。要一對白頭翁一次照顧4個寶寶,似乎不是那麼容易。因為寶寶可能面臨巢太小,吃不飽,營養不良,學飛失誤,墜落受傷等,孩子們假想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,十分擔憂。

從下蛋到孵化完成,歷經2個星期,鳥寶寶全都順利孵化成功,奇怪的是,蛋殼怎麼不翼而飛??看不到任何蛋殼殘骸,孩子們覺得很困惑。

文章標籤
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