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0月份初階自然實驗】--磁力
10月自然實驗的主軸--磁力,從磁力的大小、磁鐵的特性(同極相斥、異極相吸、超距力),到製作磁力玩具--磁浮筆、磁浮列車,由淺入深,搭配影片:生活裡的科學--軟硬兼施的磁鐵,讓孩子們在享受做玩具的過程中,亦能從中領會科學的趣味。
![161007自然實驗(初階)(拼貼).jpg 161007自然實驗(初階)(拼貼)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earnercentered/1479869187-362302876_n.jpg)
每一次的實驗,對孩子們來說,都是初體驗,孩子們可以自由嘗試不同的可能性,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樣,他們也能從討論中學習包容他人的看法,在腦力的相互激盪中,討論任務達成的可能性,或許過程中會意見不合,但摩擦是學習的必然過程,「退一步」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。
10月07日照片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edia/set/?set=a.604106913110927.1073742401.111394299048860&type=1&l=cd596b7d97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9月空氣實驗的最終曲就以空氣炮畫下句點。將科學實驗和手作玩具做結合,讓孩子們玩中學。
空氣炮的主要材料是氣球、寶特瓶、剪刀和膠帶。單是讓孩子們挖空寶特瓶底部,孩子們就唉聲連連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任務。除了獨立作業的能力,孩子們還需分工合作,將剪成兩半的氣球吹口打結,再將氣球套在寶特瓶上用膠帶固定。孩子們一回生、二回熟,在相互幫忙下完成空氣炮的製作。
玩,是孩子們最樂此不疲的活動,看著紙偶應聲倒下,燦爛的笑容在孩子們臉上漾開,十分可愛。
![160930自然實驗(初階)-空氣砲.jpg 160930自然實驗(初階)-空氣砲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earnercentered/1476766397-426236321_n.jpg)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6年09月23日 星期五
【初階自然實驗:風從哪裡來/風向計】
除了會辨認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方位外,孩子們還需懂得辨認八方位,讓孩子們在表達方向時可以更精確。
風從哪裡來?為什麼會有風呢?風力的強弱可以怎麼判斷?一連串的問題,孩子們一有想法就拋出來討論,東拼西湊找到了問題的答案。
我很喜歡孩子們憑著生活經驗去猜答案,對與錯向來都不會是重點,重要的是孩子們願意表達的勇氣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6/09/02(五)自然實驗課
這個月的實驗主題是空氣,課程一開始,先鼓勵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對錯不重要,用實驗印證即可。
孩子們拿空袋抓空氣時,憑著自己的想像力,拿著袋子跑來跑去,藉由跑步,增加空氣的流動,讓空氣流入袋中。
並非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,所以當岑O拿著袋子跑來跑去時,其他孩子也會如法炮製。
Q1:想一想空氣在哪裡?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個月的實驗主題是空氣,課程一開始,先鼓勵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對錯不重要,用實驗印證即可。
孩子們拿空袋抓空氣時,憑著自己的想像力,拿著袋子跑來跑去,藉由跑步,增加空氣的流動,讓空氣流入袋中。
並非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,所以當岑O拿著袋子跑來跑去時,其他孩子也會如法炮製。
Q1:想一想空氣在哪裡?
Q2:空氣抓得到嗎?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當教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孩子們的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,而是真實體驗,自然能夠學以致用。
6月 自然實驗--燈泡亮了
這個月的實驗課,孩子們開始接觸生活中常用的"電",從硬幣電池-->燈泡,電池使用方式與原理-->認識導電物質-->電池與燈泡的串聯,孩子們反覆練習,從中摸索讓燈泡發亮的原理。
孩子們有時獨立操作實驗過程,有時相互合作,一起討論,激盪出不同的想法,從做中學,再從失敗中,不斷修正,直到成功為止。孩子們的挫折忍受力已經提升不少,面對失敗時,不再沮喪,而是越挫越勇,當孩子們實驗成功的那一刻,臉上的笑容盡是滿滿的自信!
![6月育碁自然實驗(1).jpg 6月育碁自然實驗(1)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earnercentered/1472003105-257483517_n.jpg&width=300&height=300)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0509 自然實驗 --虹吸現象(學以致用版)
農耕課時,孩子們每次都要到100公尺外的圳溝取水澆菜,梁老師讓孩子們動動腦,想一想,怎麼利用虹吸現象讓取水變得更容易?
孩子們先在教室模擬取水過程,假想水盆是農地的雨撲滿,利用細管嘗試將水盆裡的水引出來。因為不能倚賴針筒抽水,孩子們想了好久,在梁老師的引導下,一次又一次利用虹吸現象的原理,反覆修正做法,最後終於成功將水引出來。
除了引水外,每次孩子們拿水瓶到圳溝裝水的方式都不太正確,因為水瓶都要下水2~3次,才有辦法裝滿。梁老師舉辦了裝水大賽,請孩子們先用自己的方式裝水,看看誰裝滿水的速度比較快?再請孩子們觀察每個人的取水方式,怎麼樣裝水速度又快又好?孩子們整堂課都在想辦法解決問題,十分充實。
星期三就是農耕課了,孩子們非常期待可以將虹吸現象運用在農耕課中,學以致用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讓孩子們習慣和失敗共處,即使歷經挫折,都是磨鍊心智的好機會。因為成功,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及,而是以經驗和知識當後盾,一步步打穩基礎,才能更上一層樓。
0502 自然實驗--虹吸現象、連通管原理
今天的實驗課,是讓孩子們動動腦,想辦法讓魚缸變乾淨,還有觀察軟管的水位變化。
孩子們拿著軟管,寶特瓶,先想想怎麼讓水可以搬家。成功後,再加入白米粒,想辦法讓水中的米粒變不見。最後的重責大任就是幫魚缸換水,讓魚缸的水變乾淨。
三個步驟,孩子們反覆練習好多次,才成功達陣,完成任務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0425 自然實驗--會打結的水、旋轉寶特瓶
今天的實驗課,融入玩具的元素,孩子們很開心,也很期待實驗的結果,所以非常認真的做著自己的實驗道具。
(1) 會打結的水
孩子們在方形寶特瓶上釘出間隔不一的小洞,間距大小可自行調整。當瓶中注滿水時,各洞口會流出水流,孩子們用手指輕輕一撥,只要間距不要超過1公分以上,水流就會匯集成一條。若要回復原狀,再利用手指撥動水流,即又可分成數條水流,十分有趣。孩子們就在分流與匯集中不斷重覆,樂不可支。
(2) 旋轉寶特瓶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去嘗試、去經歷,孩子們一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,並從累積的經驗中,持續進步,建立信心。
0418 自然實驗--滴水不漏
今天的實驗課,是讓孩子們利用表面張力的原理,想辦法在兩個上、下充滿水的水杯杯緣,放進不同的硬幣,並盡量減少水分流失,即可完成挑戰。
實驗採用分組模式,孩子們兩兩一組,從溝通協調開始,分配工作,討論做法,彼此合作,從不斷的練習中,發現解決的辦法,一試再試。一開始,孩子們都覺得好難好難,怎麼可能成功。
經過不斷的嘗試,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,孩子們就會慢慢進化,從原本的1枚硬幣,慢慢進階到6枚硬幣,而且各種硬幣都試過,還會歸納實驗結果,越玩越有趣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0411自然實驗--液體疊羅漢
今天的實驗課,將孩子們學過的飽和溶液做成變化版。將飽和的食鹽水溶液稀釋成不同濃度的食鹽水,再和孩子們討論濃度高的水溶液和濃度低的水溶液哪一種比較重,比較重的水溶液會沉下去,還是浮起來?先從孩子們了解的觀念引導,再讓孩子們從操作的過程中觀察與印證。
孩子們將調配好的水溶液,慢慢的加入試管中。第一次,有些孩子的溶液全部混在一起,有些孩子將四種顏色的水溶液,混合成三種,孩子們從操作中,觀察彼此的實驗的差異,並從錯中學,調整自己的方法。
為了避免混色情況發生,我們調整了濃度,將濃度的間距拉大,並點出孩子們將水溶液滴入試管中,除了速度要很慢,還必須讓溶液從試管壁滑落,不可以將溶液直接滴落試管中。孩子們知道訣竅後,耐心的操作著。
孩子們從混色,慢慢做出三種顏色分明的水溶液,再進步到四種,最後成功的做出五種顏色分明的液體疊羅漢。這個過程,考驗著孩子們的耐心與專注,孩子們必須從一次次失敗的經驗中,慢慢調整自己的實驗方法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良好的生態環境需用心的經營,不汲汲於營利。教孩子們學習農耕,並不是希望孩子們可以採收到非常多的蔬菜,因為在有機栽種的情況下,蔬菜賣相未必好,但卻是最健康的。孩子們必須瞭解,有失(作物少、賣相差)才能有得(生態豐富),在得失之間取得平衡,環境才能永續,我們也才能繼續生存在這片土地。
0406 有機農耕
今天是好天氣,教室裡的孩子們全員出動,到農地採收和照顧作物。
孩子們在橘子老師的指導下,忙著採收菠菜、鋤草、澆水、驅蟲(抓毛毛蟲、噴辣椒水)、移植蕃茄,忙碌不堪。
每一次到農地,孩子們總有新鮮事可以學習,橘子老師對農地大小事瞭若指掌,安排的工作也按部就班,井然有序。孩子們今天學習用鐮刀採收菠菜,再將蕃茄移植至菠菜間空隙、即將採收萵苣的間隙中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0328 自然實驗-人造雲vs人造雨
雲和雨是孩子們常見的天氣狀況,在實驗之前,先跟孩子們聊聊雲/雨的形成,並介紹酸雨產生的原因。
孩子們兩兩合作,利用線香產生的煙霧做為凝結核,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往上帶,當水氣和煙霧達到一定的量,模擬的人造雲就會從三角瓶冒出來,孩子們很容易觀察。
人造雨的實驗和人造雲雷同,只是需要收集產生的水氣,當水氣附著在玻片上,凝聚的水滴太重而無法在附著在玻片上,水滴就會掉下來,就像下雨一樣。
水的三態和天氣的主題暫告一段落,看著孩子們從不懂到懂,努力的學習著,感到很欣慰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0321 自然實驗--霜與冰
今天課程的主軸是讓孩子們分辨霜與冰。利用鹽讓冰塊的溫度下降,容器因冰塊瞬間降溫,會慢慢形成薄薄的霜,只要孩子們的手輕輕碰觸,霜很快就會融化。
在實驗之前,先讓孩子們釐清溫度的變化,請孩子們猜一猜室溫、體溫、冰塊的溫度有和不同,溫度大約幾度?孩子們會從身體發燒的溫度去推測體溫,再從體溫推測其他溫度,溫度或許不甚正確,但已經會推測思考,大家腦力激盪,再利用溫度計測量正確溫度。
當孩子們對溫度的變化有了正確的觀念,再準備三樣東西--鹽、糖、麵粉,請孩子們思考哪樣食材會讓冰塊瞬間降溫?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,互相合作,找出正確的答案。當鹽加入冰塊中,冰塊瞬間從1度C,下降至零度以下,每個孩子既驚訝又興奮,眼睛都捨不得離開溫度計,努力的計算著溫度。
綜上活動,孩子們最後以鹽可以讓冰塊瞬間降溫的原理(吸熱),用紅豆湯製作了紅豆冰,結束今天的活動。孩子們說,回家有時間,會拿不同飲料、汽水試試看,一定很好玩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讓孩子們相信自己做得到,也都真的做得到,就是孩子們累積自信的來源,自主學習的動力。
0314 自然實驗--神奇水實驗
今天的課程延續上週未完成的實驗,讓孩子們繼續動手做,好好玩。
實驗有二:吹氣式水槍、自動抽水機。步驟不難,孩子們喜歡自己嘗試,不懂的地方就再看一次影片,想辦法解決,除了鑽孔的大小需要我的幫忙,不得不求救外,孩子們都喜歡自己做,因為看到實驗成功後,每個孩子都非常有成就感。
孩子們說,看著影片覺得製作過程很簡單,怎麼做起來這麼難?!有些細節要注意,不然自動抽水機的實驗會失敗(例如鑽孔的地方,不可以在保特瓶螺旋的紋路上,吸管不可以偏折,黏土的地方要封好...)。每次經歷失敗,孩子們不服輸的個性就會跑出來,再試一次,或是觀察成功的例子,想辦法讓自己也可以跟其他孩子們一樣,享受成功的喜悅,孩子們會互相幫忙,在製作時一邊討論,一邊修正,讓孩子們盡情發揮,當老師的只能觀察,不斷鼓勵,適時提供協助,讓每個孩子都可以體驗自己也做得到的感覺,一次又一次,孩子們遇到困難,不再只是希望老師可以給答案,而是願意自己找答案,或許時間會長些,但孩子們不容易忘,日漸累積的經驗,就是孩子們日後學習的根基,基礎穩固了,孩子們才能有更多揮灑的空間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讓孩子們多說,多討論,包容孩子們犯錯的機會,讓孩子們放心的表達,一來可以探知孩子們學習的需要,尊重他人的說話權,二來可以澄清孩子們錯誤的觀念,讓孩子們從發表中,得到觀念的啟發與釐清。
0307 自然實驗--水的三態
今天的實驗課以介紹觀念為主,再搭配實驗,讓孩子們一起同樂。
水的三態,除了氣態的水蒸氣,孩子們不熟悉外,水(液體)、冰(固體)兩種型態都是孩子們熟知的實物,從孩子們的先備知識,先帶入簡單易懂的觀念(液、氣體),再利用除濕機除濕後收集得到的水,告訴孩子們空氣中存在著我們看不到的氣體(水蒸氣),由淺入深,一步步建構觀念,讓孩子們了解自然和我們習習相關,引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。
吸管噴霧器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經過一個星期的等待,孩子們今天終於可以進行射擊比賽囉。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learnercent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