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是梅子盛產的季節,也是醃製梅子的最好時機。梅子多產在南投,孩子平時並沒有機會參與這類活動,恰好陶博館和南投產梅業者合作,舉辦一年一度的醃脆梅活動。
一下課,我們就驅車前往陶博館,預計參加14:00的體驗活動。
出發前,孩子們開心地在車上吃著自己做的冰棒。
我們提前抵達現場,所以孩子們尚有些許時間可以自由活動,孩子們開心的在館外跑來跑去,還發現一處玩沙的好地點。
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容,心想,這才是屬於孩子們的童年吧!孩子們現在就是該這麼快樂的學習、生活著。
孩子們在玩沙區逗留了一會兒,開心地堆起金字塔,還蓋起了護城河,因活動即將開始,於是孩子們趕緊清洗乾淨,準備參加活動。
主持人簡單的介紹活動的目的,詳細的解說活動的流程,當孩子們拿到梅子的那一刻,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拿起梅子仔細觀察,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看過從未處理過的梅子,大家都十分好奇。
醃製梅子的第一步驟就是『殺青』,工作人員將適量的粗鹽撒進盤中(鹽約梅重的10%,青梅2台斤,食鹽或粗鹽120公克),孩子們必須用雙手順時鐘不同的搓揉,讓梅子與梅子間產生碰撞,直至出水為止。
殺青的動作必須持續近15分鐘,孩子們一開始抓不到訣竅,所以效果不彰,在主持人的示範之下,孩子們才了解,必須順時鐘繞著圓盤不同的搓揉、繞圈圈,才能達到殺青的效果。
孩子們盤中的粗鹽漸漸變少了,再加油一下下,殺青的工作就大功告成囉!
接著就是拍裂梅子,利用木槌一一輕拍梅果,使其微裂。再拍裂梅子時,必須注意力道,不可太用力,不然梅子在醃製完成後,口感較不佳。
控制力道對孩子們來說是一項挑戰,常常一不小心,就會將梅子拍碎,孩子們耐心地將一顆顆梅子拍裂,並放入甕中,著實費了好一番功夫,才將梅果拍裂完成。
最後,再將剩餘的粗鹽放入甕中,清洗工具後,醃製梅子就完成了一半,剩餘的部分必須帶回工作室作後續的處理。
在芮菱的提議下,我們先到梅果體驗區,嘗嘗不同口味的梅子後,再到禮品區走走逛逛。
Terry對組合的玩具愛不釋手,在玩具前駐足了好一會兒。
Clif則f對不同造型的肥皂很感興趣,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才離開。
孩子們很喜歡這一次的體驗活動,活動結束後,大家滿足地抱著專屬自己的脆梅陶甕,開心地返回工作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