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孩子們和我一起造訪了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。一下課,孩子們就十分期待觀光工廠之旅。今天下午孩子們要參觀的觀光工廠位於新竹香山,離工作室有點距離,開車約40分鐘才會抵達,館方原計13:30開始導覽,但因為我們路程較遠,所以遲至13:40才到達觀光工廠,幸好,館方願意等我們,孩子們才能從頭至尾參加整個導覽過程,真的很幸運。
完成報到手續後,導覽人員領著孩子們到二樓參觀,準備開始進行解說。當我正想從提袋裡拿出相機拍照紀錄時,才赫然發現,我的相機忘在工作室裡了,真是糟糕!在我向孩子們說明今天不能拍照的緣由後,孩子們體貼地告訴我:「老師,沒關係,下次有來再拍就好了。」
導覽活動正式開始了,導覽人員很親切地向孩子們介紹玻璃使用的歷史、觀光工廠成立的原因、製作玻璃的原料等。
創辦人─吳春池先生,創辦了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。這座工廠並不是負責製造玻璃,而是將廢玻璃回收後再利用,重新賦予玻璃新的價值。在新竹地區,原本有許多製作玻璃的工廠,在眾多玻璃工廠競爭之下,導致玻璃供過於求,許多玻璃製品面臨被丟棄的命運,於是創辦人想到,如果可以將廢玻璃回收再利用,製造成其他用品就不會造成浪費,也可以重新賦予廢玻璃新的生命。
早期,玻璃主要製造成各種器皿如碗、盤、酒瓶等,隨著科技的發展,電視越來越普及,玻璃被廣泛的運用在映像管上,現在,玻璃則成為液晶螢幕的新寵兒,化身為LCD面板。
廢玻璃回收後,需經過分類、整理,目前這兩個流程仍仰賴人工,而整理過後的玻璃再經過清洗、熔化,就是玻璃再生的原料。
回收的玻璃也有分等級,品質較差的玻璃經過粉碎後,可加入地磚、壁磚或瀝青內,如有些人行道的地磚會發出一點一點亮亮的,就是加入碎玻璃的緣故,此用途在提醒用路人行走時注意安全。
品質中等的廢玻璃,會用來製造成汽、機車燈罩,品質較好的玻璃則可用來製作成各種精緻的藝術品,提供販賣或收藏,館內就有許多精緻的手工藝術品展售,讓人看了目不暇給。
此外,導覽人員還介紹了玻璃與琉璃、水晶與玻璃的差異。其實,琉璃就是玻璃,琉璃是玻璃的美稱,為了提高玻璃的藝術價值,所以將各種玻璃藝術品稱為琉璃。而水晶分為人造水晶及天然水晶,人造水晶就是在玻璃原料裡加入24%的二氧化矽(氧化鉛)後,再做成各種藝術品,價格比玻璃貴上10倍,例如施華洛士奇水晶,就是人造水晶。
人造水晶與玻璃的差異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7bXzsyKtjA
導覽的最後一站,是參觀工廠內部實際運作的情形。玻璃工廠內的溫度頗高,看著玻璃師傅們熟練地挖取玻璃膏、塑形、燒烤、定型、再燒烤,反覆不斷的將手中的玻璃製品做到最精緻,真的很佩服。成型的玻璃製品,必須放到徐緩爐內,讓它們慢慢的降溫,若急速降溫,剛完成的玻璃藝術品會破裂,如此一來,師傅們的心血就功虧一簣了。
導覽結束後,就是孩子們的DIY時間。今天孩子們要做的DIY是噴砂玻璃,雖然Terry已經在琉傳天下藝術館做過了,但不同的觀光工廠,做法還是不太一樣,所以Terry很樂意再做一次。
導覽人員先發給每位孩子一個玻璃杯,這個玻璃杯是手工製造,所以,每個人的玻璃杯多少有點不一樣。接著,再拿工具們讓孩子們發揮創意。館方提供的工具有空白貼紙、各種圖形貼紙、剪刀、鉛筆等,孩子們可以剪貼、設計自己喜歡的圖形,貼在玻璃杯上,最後,再經過噴砂程序,噴砂玻璃杯的大功告成了。
參考資料:
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介紹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HnRxjawb24
Vicky的甜蜜殿堂--遊記參考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vicky-0701/article?mid=7618&prev=7642&next=7599
留言列表